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显示,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17个,持平的城市有29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涨幅均未超过0.3%,作为国内楼市风向标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价环比再次全面持平停涨,这已经是四大一线城市连续第三个月处于环比停涨的状态。这组数据被媒体广泛解读成为房地产市场拐点已现。而作为广大有购房需求的群体,要体验真正所谓的房价拐点,恐怕还有待时日。
理性观察,不如采信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昨日所言: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调控取得积极成效。
不妨可以理解成,房价停涨并不代表已经下跌。我们不妨简单回顾去年4月19日“国十条”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去年9、10月份,那些被认为上涨过快的城市房价不仅没有得到遏制,相反局部地区还迎来“金九银十”量价同涨的状况,于是才引发以“限购”为核心的更为严厉的调控,这才真正进入较为漫长的买卖双方博弈期,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客观地看待70个大中城市每月房价的变化,房价并没有明显下跌。现在市场上虽然传出了一些大幅降价的声音,但更多是追求广告效应的 “假摔”。即便是被媒体报道的上海嘉定少数楼盘,看上去价格是降了,实则是因为精装修的标准不同,降价部分属于低配置;抑或个别别墅项目的价格调整,难有代表性。
调控一年多过去,不可否认房价上扬走势有所放缓,尤其是一线城市,但房价高位格局并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于观望态势。事实上,对于经常看房或上中介处探询的购房刚需者来说,他们得出的结论也大致和官方的数据吻合,这也是导致那些对房价下降抱有预期的刚需者迟迟不愿意出手的原因。
房价真正下降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多数主流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二是地方政府从根本上摆脱土地财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所带动的相关行业多达七十多个,作为代价,地方财政也被房地产开发商牢牢套住,房地产市场波动不仅关系到地方政府收入,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经历了多次调控的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博弈期历来都复杂而惨烈,不到最后一刻难以轻言结果,特别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使得开发商对政策松动抱有强烈幻想。尽管从交易量和环比看,房地产市场的力量正在发生转换,但价格的同比变化并不大。在这个时候,任何政策的风吹草动,对于房地产而言都极其敏感。
佛山朝令夕改的放宽限购,让市场担心政策又会功亏一篑,而商业银行提高首套房利率,又让房价坚固的堤防被打开了一道缺口。围绕房价的博弈可以说正到关键时刻,其走向取决于调控政策能否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