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式社区新诊所落户广州
今年疫情期间,实地集团的各个社区推行了各项便民利民举措,其位于广州、中山、遵义、无锡的多个楼盘,自建的医疗配套服务——“家有健康”社区医疗门诊则通过线上业主群接受问询、线下开诊等多措并举,切实保障业主健康生活,同时有效缓解公共医疗资源压力。
资料显示,“家有健康”由实地集团在2016年5月创办,定位于地产式社区新诊所。医疗中心分布于实地集团开发的楼盘——每个实地地产开发的楼盘,都将设立家有健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都由北京总公司用统一的质量标准管理。
家有健康以门诊为核心,再依托于互联网通过不同的产品向内外辐射,实现多半径的覆盖,形成集群,打造城市化、区域化的网络式布局。据悉,收费上,常规诊疗以30元挂号费为基础(紧急的入户服务在1000—10000元),家庭医生服务以1年为期,平均客单件在1万元。2019年8月,家有健康广州萝岗门诊正式宣布开业,位于黄埔区实地常春藤社区,功能面积1100平方米。科室齐全,设置了急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康复科、中医科、医疗美容科等科室。
此类引进社区医疗中心的还有富力地产、鸿坤集团等,2019年富力地产与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联盟正式在医疗健康产业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富力社区中开展社区特色专科和专项医疗技术服务,以富力社区为入口,对接富力国际顶级医疗产业资源,引入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联盟的上百家三甲医院与数千名医生专家资源;2015年鸿坤集团与益润医疗合作,鸿坤将在社区建立以业主体验为核心的四级医疗服务体系,为业主提供专业、便捷、优惠的医疗服务和养老、医疗保险、医疗旅游等的延伸保障。
社区配套直接建大型医院
另有一些开发商选择在社区直接投资建设大型医院,不过,医疗领域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难,很多地产跨界医疗项目尚处于规划阶段,进入落地阶段的并不多。珠江实业、祈福集团等建立有自己的医院。
与其他企业选择找医疗机构合作不同,祈福医院由董事长彭磷基亲自前往欧美等多个国家的医院进行考察,并将各种科目、管理方法、疗法等经验和积累带了回来,这让祈福医院在一开始就成了高起点的民营医院。祈福医院一直注重医、教、研全面发展,与WHO、英国、德国、澳洲等医学界高级官员和专业人士以及加拿大、香港、中国内地等高校保持交流合作。
直接投资建医院催化医疗成熟的时间较长,前期投入巨大,正如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所言,“医疗的初期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更需要考验企业的耐心,不能过分强调产业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要以公益的心态做医院,沉住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悉,祈福医院开业前七年一直在亏损,第八年才开始盈利。
2018年,广东省首家健康管理研究院——珠江健康管理研究院正式揭牌,在该揭牌仪式上,珠江实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美林湖社区周边规划了占地500亩的国际医疗健康城,建设公益性的三甲医院和拥有2000个床位的康复医院。
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康养社区
以养生小镇、康养小镇等形式存在的健康养生基地,成为疫情后又一关注热点。有分析指出,健康养生基地一般以轻医疗、康养产业为主线,发展慢病疗养、抗衰老、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健康管理服务业态,以产城融合模式融合康养、文化、旅游、生活等多种功能,打造旅康养结合的健康慢生活体验目的地。
健康养生基地一般青睐城市群中的优质生态区域,有田园、森林、湖泊、山地、温泉、文化等核心资源依托,这些资源都可以嫁接到健康养生基地中来,相应就演化出高山疗法、气候疗法、森林疗法、海洋疗法、温泉疗法、运动疗法、中医疗法、太极疗法、田园疗法、艺术疗法、冥思疗法、禅修疗法等,可以成就健康养生基地发展的IP。据克而瑞统计发现,康养文旅等主题概念大盘项目是2019年较畅销的项目类型之一。
从化不少项目利用温泉优势,打造康养社区,如富力泉天下、景业·荔都、方圆·泉溪月岛等。
健康医疗助力房地产产业升级,构建新生态圈
从抗疫经验来看,已布局医疗的房企在防控上无疑更具优势,业主满意度更高,品牌认可度也更好。克而瑞分析称,医疗地产开发对于房企而言具有天然优势,可以在地产开发中加入产业、医疗、康复、养生等多种元素,为项目销售去化提供保障,典型项目如恒 大养生谷、珠江生命健康城等。
随着地产行业从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房企也从开发商转向社区运营商,而随着社会对健康医疗的关注越来越多,医疗健康也成为房企完善社区运营的关键一环。如一些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碧桂园、万科、恒 大、融创、万达、绿城等旗下运营有医院。
有分析指出,医疗有望助力房地产产业升级,构建新的生态圈。地产行业进入产业升级期,无论是政策推动还是自发产业转型,房地产都不再是只卖房子,而是营销的一种生活方式。房地产的营销需求在于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增加客户幸福感和获得感。房地产要做场景式的革命,增加跟客户的黏性,医疗可以成为重要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