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生育率创下新低、人口警报拉响、专家建议放开三胎的话题在网上获得热议。有网友戏谑称,房价发展后继乏力,开始打三胎的主意拉动房地产了?
不过雷声虽大,作为人口大计的“是否放开三胎”毕竟不会那么快落地。但最近关于“抢人大战”或成为2021年新一轮房价上涨的导火索话题,又在互联网上开始发酵。
事情的起因是,12月份先后有无锡、福州、苏州、青岛、广州5座城市发布“放宽人才落户、降低落户门槛”的文件,俗称“抢人”。
比如无锡发布的《户籍准入登记规定》取消了江阴、宜兴两个下辖县级市的落户限制,同时取消了职校、留学归国、技工人才的落户限制等等。此外,其他各类人口只要有住处、有稳定就业缴满两年社保,就能申请落户。
而像福州、苏州、广州等,也是大幅放宽了落户限制。尤其是福州,直接“零门槛”,任何学历、年龄、居住期限等都不需要,均可直接申请落户。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于是媒体纷纷猜测,放宽人才落户是否是“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下撕开的一道口子。不管出发点是主观还是客观,一定程度上都会促进房价上涨。
咋看之下,这个逻辑完全是自洽的。落户门槛取消,入籍人口增加,促进购房需求,带动房价上涨。
但就像脱离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脱离房价多维因素只谈人口是一个道理。
2020年已有100多个城市发布“抢人政策”
有印象的朋友应该还记得,上半年楼市遭遇“黑天鹅”时,包括衡阳、宝鸡在内的诸多城市出台的“房地产救市政策”纷纷遭遇一日游。一日游的原因很简单,放松限购、买房补贴、宽松公积金政策等,都被视为带有直接刺激楼市的目的,与房住不炒方针并不符合。
但是,上半年3月20日苏州发布的本科直接落户、专科缴纳6个月社保落户、高端人才奖励40万的人才政策却没有被撤回。
此举一下子点醒了诸多想要“拯救”楼市的地方,原来还能曲线救市。于是乎,从上半年到下半年,密集的人才政策、落户放宽政策出台。此举,也符合国务院提出的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300-500万的大城市放宽落户条件的要求。如此两全其美之事,当然为之。
但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可就没水喝了。现如今,出台人才政策、放宽落户政策的城市已有100多个,未来还会有更多城市加入这场“抢人大战”。
当每座城市都有政策时,就等于每座城市都没有了政策。到时候比的不还是城市的“软实力”与“硬留人能力”?
“留下”与“留住”的不同
从目前出台的各地各项政策看,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降低门槛”方式。没错,符合要求的人都拥有了可以“留下”的资格,但是如何留得住这些人呢?
目前没有。
举例来说。根据深圳发布的2020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也就是工资水平看,高位工资平均能达到2.8万一个月,而低位工资还有3300元,平均工资为7800元。
而深圳目前二手房平均成交房价已经达到7万一平米(年初是6万一平),购买一套50平的首套房也需要350万。对于高位收入者而言,10年收入等于1套房,3年收入等于1套首付,这是比较合理且可以接受的。但对于低位收入群体和平均只有7800元月收入的群体而言,想要买上一套房的难度就太大了。
买不起房的人在深圳大概有多少呢?用中位数可以很好的反映出这个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深圳居民收入的中位数是5199元/月,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人月收入低于5199元。也就是说,在深圳有500-600万人是很难在本地买房的。
这也是环深区域近年来楼市飙涨的根本因素所在,被逼无奈都跑环都市圈买房去了。当然,炒房客也是环深买房大军之一,相生相随。
不过,退一步看,深圳与周边城市已经建立起强纽带,环深交通圈也已经成形或正在建设中,深圳的留人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可那些压根没有卫星城、自身也算不上中心的城市,如果房价再度大幅上扬,可就真不知道是留人还是赶人了。
所以,“留下”仅需要一纸政策,可“留住”才是对一座城市各方面的考核。能不能留住人,可不是一纸政策就能解决的。
人才政策或成“炒房漏洞”
人才政策,对于促进本专科学生、归国人才、高端领域人才、技工人才的落户当然是有裨益的。但这本身却存在一些“漏洞”。
关于这个话题,不知是否能公开表达。但不管如何,事实上人才政策已经成为部分城市“炒房”的漏洞。
对于炒房而言,首房首贷的资格才是关键,这牵扯到30%的首付杠杆,一个很香的杠杆。在落户有门槛时,炒房客需要异地缴满规定期限的社保,或者找无房本地人结婚,才能拥有一个宝贵的首房首贷资格。而落户门槛取消之后,大部分城市只要专科、本科学历就能落户,这对于“炒房客”可谓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此外,之所以落户成为“炒房漏洞”,源于全国住房信息县级以上都实现联网,但部分城市对于首套房的界定是只认贷、不认房。只要当地名下无房、自身无贷就是首套房。
所以,人才政策从这点上看真有可能推动房价的上涨,但这与积极的吸引人口落户可是两码事,也能看出并非长久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