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求是》杂志刊发《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文章中提到“‘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这是官方口吻中,第一次正式承认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 按照去年新增人口仅48万计算,或许在今年就将出现负增长的局面。 大势不可逆。 那么,中国哪些城市的人口在增长?哪些城市的人口在收缩? 船长统计了360个城市2021年的常住人口状况,但只有287个公布了数据,73个城市没有公布或者只公布了户籍人口数据。 这是一篇纯数据图文,分析内容可能不多,但仅仅观察人口图表,就能看出中国的区域格局如何失衡,看出中国的人口流动大势。 无论是就业、投资、创业、升学,对我们选择城市都有参考意义。 02 在分析图表之前,还是有些提示: 1)本文统计了360个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自治州、盟、地区),但只有287个城市公布了常住人口数据; 2)文中数据均为常住人口数据,非户籍人口; 3)因多数城市并未公布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数据,所以文中用2021年常住人口与七普数据相比较,得出人口增长数据时间段为一年零一个月,非一整年数据。 先来看人口增长的城市: 
 其中: 1)2021年,287个城市中,148个城市的常住人口相比七普实现增长。 2)武汉增长132万,排在全国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增长超过100万的城市。2021年,因为疫情原因流失的人口“报复性”回流,才使得增量如此可观。 3)人口增量超过20万的城市仅有4个:杭州、成都、咸阳、西安。 咸阳增量25万人,成为最大黑马。主要还是因为西咸新区中部分人口,约29万人划归咸阳。如果扣除这29万,咸阳的实际人口是负增长的。 4)人口增量超过10万的城市仅有14个:长沙、青岛、南昌、郑州、宁波、广州、济南、福州、深圳、厦门、贵阳、嘉兴、佛山、南京。基本被长三角、珠三角和内地省会城市囊括。 5)人口增量在1万以上、10万以下的城市多达58个,甚至包括苏州、合肥、无锡、东莞、重庆等城市。 6)人口增量不到1万的城市多达71个,基本为四五线城市。 7)148个人口增长的城市,有70个分布在东部,占比接近一半;中部只有28个,西部有47个,东北仅有3个(沈阳、长春、大连)。 |